2019年9月20日 星期五

<耳袋>停車場靈異怪談

停車場靈異怪談
.
和新來的管理員阿伯閒聊
這位阿伯很會喀唬濫
工作的空檔聽他五四三頗有樂趣
.
"我以前是專顧停車場的"
"我有那種體質,你知道的"
"洛x停車場,林x停車場我都顧過,這兩個地方最陰"
"只要一過晚上12點,好兄弟都會跑出來"
"我去巡邏時都會碰上,這些傢伙喜歡惡作劇"
"不是拍我肩膀,就是拉我的腳"
"每次一碰上,我都臭幹叫個幾句就沒事了"
"只有一次最恐怖,那次她直接出現給你看"
"有個女的和男朋友吵架後跑來停車場上吊自殺"
"據說她常常現場重演運勢差的人就會碰上"
"我有次也是不小心看到,她在那邊晃啊晃的"
"是沒什麼惡意啦,還對我微笑"
"我也是笑笑地趕快走開,可是快嚇死了"
"有辦法在那邊待下去的,都是八字很重的"
"我看到她時,事情其實已經過去五年了"
"但是她還是在留在原地時常重演"
"果然人是不能自殺的啊"
.
"嗯嗯,還有別的地方嗎?"我又問
.
"還有一次在景x停車場"
"停車場很乾淨,但是外邊的堤岸便道不乾淨"
"那邊發生過車禍,酒駕的樣子"
"我有次下班,清晨喔大白天的騎車經過"
"就看到兩隻盯著我看"
"幹!四目相對的嚇死我了,我趕快催油飆過去"
.
"果然還是不能酒駕的"我下了結論

2019年9月3日 星期二

<考據>士林郵局的前世今生

士林郵局的前世今生

 對在地的士林人來說,士林郵局是個再也尋常不過的存在,很少有人會特別對它另眼看待。然而筆者在查找士林鄉土史資料的過程中,意外發現到一張1899年的郵便集配線路圖,其中在現在士林郵局的位置上即標示有郵便電信出張所的標誌,這表示早在距今至少一百廿年前的日本時代,士林地方就已經設有現代化的郵局了。這項發現讓筆者深感興趣,於是決定繼續追查下去,正所謂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士林郵局不但歷史悠久,而且在整個臺北市的郵政體系中還相當資深。這就好像一個時常碰面的熟面孔,突然有一天被人發現其實他有顯赫的家世背景和貴族血統那樣,怎麼能不令人訝異萬分呢?那麼士林郵局究竟有何來歷?這就必須從頭說起了。


 話說臺灣新式郵政始自1888年劉銘傳所創設的「臺灣郵政總局」,該局直屬台灣巡撫,地點位於現在的大稻埕貴德街。而中國本土要到1896年才開始籌辦「大清郵政官局」,臺灣作為一個海外邊陲省分,新式郵政居然可以更早起步,由此不難看出劉氏投身自強運動建設臺灣的衝勁。總局之下在臺北、臺南設有「總站」做為與大陸寄送公文郵件的交換局,另外在各交通要點又設置15處「正站」,這些「正站」大多位於各縣縣治,然後在兩處「正站」之間設有「腰站」,顧名思義這是做為接遞與堆棧信件之用。交通主幹線之外,郵遞業務較少的地區則設置「旁站」。這套體系最特別的地方是,總局以下不管是「正站」、「腰站」或是「旁站」,所有的郵件管理人員和信差,全都由當地駐軍派兵充任,也就是說它仍舊帶有相當強烈的軍郵色彩。


日本時代的臺北郵局


 整體而言,這套新式郵政體系雖然具備了現代郵政的雛形,但仍然與現代郵政體系有相當差異,它既沒有儲金匯兌與保險報值業務,也欠缺普遍的收發機構,絕大多數驛站的功能僅只於傳遞而無法收件,郵件總類也傾向單一,郵資結構無法簡化。這套體系後來隨著乙未戰爭清軍失敗而崩解消失,真正在台灣建立起現代化郵政體系,並且和現在的台灣郵政有傳承關係的,還是隨後的日本殖民政府。

 日本殖民臺灣初期因為軍事需要,在全臺各地設置野戰郵便局,除去馬公不算的話,首先設置的是基隆和台北的第一、第二野戰郵便局,之後隨著軍事行動進展,又在全台逐次設置23所野戰郵便局。簡單說就是日本軍隊打到哪裡,野戰郵便局就開設到哪裡。直到1896年4月開始實施民政才撤銷軍郵機構,改由普通郵政機構接手。首先登場的中央管理機關是總督府民政局通信部,這個機關幾經遞嬗,最後在1924年改組為交通局遞信部而固定下來。


1929年的總督府遞信部


 以臺北來說,1896年4月總督府開始實施民政,野戰郵便局隨之改成普通郵便局,臺北設有「臺北郵便局」,以下另設置「大稻埕支局」。由於臺北郵便局郵件業務往復頻繁,隔年(1897年)再增設「艋舺支局」及「士林郵便受取所」。大家耐心得看到這裡,終於看到本文的主角士林郵局的前身登場了。

 或許有人會好奇這個「士林郵便受取所」是什麼樣的機構?當時的日式郵政體系依序區分成一等局、二等局、支局、出張所、受取所。這個「士林郵便受取所」就是位階最低的郵政管理單位,它的職掌只有三件事:(1)郵便物(含小包)的受付(收但不負責投遞)、(2)郵便切手(郵票)的販售、(3)郵便為替貯金的辦理(匯兌及存款)。

 再來可能有人會感到疑惑,臺北三市街(城內、大稻埕、艋舺)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日本政府當然會優先選擇這三個地方設置郵局。然而在台北市區之外,士林何德何能竟然能夠拔得頭籌?關於這點筆者沒有充分確切的資料可以佐證,不過筆者自己的推測是,當時的基隆港尚未整建完成,以及基隆-臺北之間的鐵道交通又因戰爭破壞而斷絕,那麼日方的人員物資想要進入臺北的話,就必須從淡水碼頭上岸,然後循著淡水河、基隆河的水運進入臺北。考慮到這層關係,那麼在士林這個比較重要的交通節點上設置基層郵政機關就很合理了。


1937年新落成的士林郵便局

 然後隨著時代進步與地方的繁榮發展,「士林郵便受取所」在189941日改制為「士林郵便電信出張所」,多出了郵便物的集配(收寄及投遞)與電信事務(電報)。當時整個臺北除了臺北郵便局及其下的大稻埕、艋舺兩個支局以外,只有士林和總督府構內兩個出張所,所謂的「總督府構內出張所」就是現在的總統府郵局的前身。除此之外,臺北其他七個有設置郵局的地方,全部都是最低階的收取所,就連和士林同屬大屯山系的北投,這時候有的甚至只是一個「郵便函」(郵筒)而已。從這點就能看出統治當局是如何重視士林的郵政了。

 1907年「士林郵便電信出張所」再度易為「士林郵便出張所」。到了1922年臺北市實施「町名改正」,原來以街道命名的郵便局亦全面改為以町為名之郵便局,例如說「臺北新起街郵便受取所」改為「新起町郵便局」、「臺北府前街郵便受取所」改成「榮町郵便局」等等,依此類推。因此「士林郵便出張所」在次年2月25日又從出張所改為「士林郵便局」,自此沿革下來直到日本戰敗。1938年,士林郵便局開始辦理電話交換業務,士林的現代化又被提上了一個新的時代。

2019年9月夜間所攝之士林郵局

 光復後,交通部考慮到臺灣郵電體系特殊的發展脈絡,決定遷就事實,仍舊繼續實行郵電合辦。19465月,在臺北成立了「臺灣郵電管理局」,同時將殖民時期的郵便局改稱郵電局。郵電合辦政策歷時三年,到了1949年4月郵政電信終於分家,中央郵政主管單位變成「臺灣郵政管理局」,各地的郵電局改組成郵局和電信局。只不過基於特殊的歷史發展脈絡,這兩個單位採取分辦合設的方式,郵局和電信局通常就緊靠在一起,只是分開管理。

 所以說「士林郵便局」到了戰後先是在1946年改成「士林郵電局」,然後在1949年再改制成「士林郵局」。到了1960826日被降級為臺北郵局第28支局,很特殊的是,這時候的士林鎮其實隸屬於陽明山管理局,然而士林鎮的郵務卻是由臺北郵局來指揮。但就算被臺北郵局併吞,士林郵局仍舊是一個重要的支局,其郵政代辦所的管理仍有其獨立的一面,亦可兼辦投遞業務。

 2003年交通部郵政總局改制成國營的「中華郵政公司」,不再是一個衙門,它的管理體系改為「總公司-各等郵局-各級支局」三級制組織。每個縣市設有一個不同等級的「責任中心局」。這其中,臺北責任中心局是唯一一個特等郵局,臺北市的全部支局都由它管轄指揮,當然也包括了本文的主角士林郵局(臺北第28支局)在內。

資料來源:續修臺北市志 交通志 郵政與電信篇

2019年9月1日 星期日

<考據>德國空軍高射炮軍


 德國空軍高射砲軍


 
 德國空軍有所謂的高射砲軍(Flakkorps)的編制,這種部隊並非是靜態的地區防空部隊,而是具備移動到前線能力的戰鬥單位。高射砲軍在作戰時,歸屬負責該區域的航空艦隊所管制。根據凱薩琳元帥(Albert Kesselring)的回憶錄,第二航空艦隊參加征俄作戰時,除了第一高射砲軍之外,又隨後追加配屬了第二高射砲軍參戰。根據同書所述,一九四五年初德軍全體共有七個高射砲軍,且不隸屬於高射砲軍的高射砲單位其實也不少。

 德軍把航空艦隊負責的空域劃分成好幾個航空管制區,這些航空管制區接受航空艦隊指揮,負責該區域的防空任務與機場的管理和補給工作。次於高射砲軍的 大單位是高射砲師,通常分成兩種,一種專責都市或區域防空,歸屬航空管區司令部指揮;另一種負責野戰防空,後者才隸屬高射砲軍,同時直接接受航空艦隊指揮。



 德軍高射砲軍的編成有如金字塔結構,一層一層地疊加起來,通常軍司令部以下是二~四個高砲師,師以下是二個以上的高砲旅,旅以下是二~四個高砲團,團通常由四~六個高砲營組成,每個大隊通常有三~五個連。每個高砲連的砲數視配備的砲型而異。88mm以上的重型高砲,通常每個連配有4~8門,一九三九年開戰初期總共編成650個連,到一九四四年增加到2665個連;20mm37mm50mm的中輕型高砲,則是每個連配備12~15門,一九三九年開戰初期總共編成560個連,到一九四四年增加到1612個連。

 不過師以下的單位很多編成部隊,而且根據狀況有各式各樣的編成,不見得都在這個金字塔的框架之內。事實上,在侵俄作戰初期,東線上的高砲軍多是呈現軍部直轄高砲團或營的體系,大戰中期之後也不設置高砲軍了,直接由航空艦隊直轄幾個高砲師,而且呢因為原本的「高射砲軍支援陸軍的集團軍」體系,在高層命令協調上太過耗時費力,所以全都改變成「把幾個高射砲師各自支援附近的陸軍軍團」。由此不難看出東線戰場上,陸軍主導而空軍配合的戰略態勢。筆者猜測,爾後戈林之所以堅持要獨立編成空軍野戰師,很可能就是基於這種長期陸主空從的態勢,害怕自己的子弟兵被陸軍完全吸收,才會想藉由獨立的空軍野戰師保持最後一點顏面?
  


 除了高砲師之外,德國空軍曾經一度編成探照燈師,這是一九四○年為了夜間防空將探照燈集中運用,而組成一個所謂「Kammhuber防線」的大單位。該師師長Kammhuber上校曾任第二航空艦隊參謀長,1940年的西線戰役前夕,第七空降師作戰科長帶著黃色案計畫意外迫降比利時(Mechelen incident)遭比利時警方捕獲,Kammhuber因此被問責免職,五個月後轉任轟炸團團長,在西線戰鬥飛行時被法軍擊落成了俘虜,法軍投降後才回國復任空軍參謀部。一九四○年七月被任命為第一夜間戰鬥師長,負責將探照燈、防空砲、雷達等設施整合起來,應付即將到來的夜間轟炸。探照燈師即是這樣背景之下,短期出現的一個實驗性質的產物。
 所謂的「Kammhuber防線」是在魯爾區、萊茵河出海口、荷蘭須德海這些英軍轟炸機進入德國的入口處,先行設置高空聽音機,其後再佈署三層探照燈陣地,整個防線大小寬45公里,縱深22公里,總共布置了488座大型探照燈。然後以夜間戰鬥機隊攔截,漏網之魚再配合數千門高射砲迎擊。這套戰法被稱為「明亮的夜間戰鬥」,後來被盟軍用「WINDOW」干擾絲破解德軍雷達而失效,「Kammhuber防線」亦隨之崩壞。此時,德國空軍高射砲部隊共有接近百萬兵力,占全德國空軍的三分之二。



 接下來說一下基層單位的結構,德軍高砲營有輕高砲營、重高砲營、混成高砲營等幾種編成。擔任區域防空任務的重高砲連一開始有6門,大戰後期為增加集中攻擊的效果增加到8門。不過配屬到空軍野戰師的重高砲連卻是4門,有可能陸軍都是4門編成,編制上向陸軍看齊的緣故。至於輕高砲連大多是配備12門砲,20mm砲、37mm砲,20mm砲都是四連裝砲,37mm砲有單裝砲也有雙連裝砲,單裝砲的話,通常一個連有9門。但不管是20mm砲或37mm砲,都有自走或牽引的型式,自走型的高砲通常搭載在半履帶車,如果使用戰車底盤搭載,基於資源稀少,都盡可能編成戰車團直屬的防砲排,甚少編到連以上的單位。



 舉個例子,根據Asahi Sonorama所著Men of the Luftwaffe一書所述,一九四三年庫斯克會戰時的第六航空艦隊所轄第十二高射砲師的紀錄,該師擁有12個自走高砲營以及4個輪車牽引式高砲營,每個營各自編有3個重高砲連與2個輕高砲連。除此之外尚有7個輕防空砲營、3個列車防空砲營、2到3個探照燈營。這裡面比較特別的是那些自走88mm砲,實戰運用上很可能都被當成反戰車砲,至於列車防空砲更特殊,基本上是把高射砲擺到火車上,機動快速部屬到可能會遭受空襲的地區。

 至於『Normandy 1944: German Military Organization, Combat Power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這本把防禦諾曼地的第三高射砲軍說得更仔細些,該軍司令部轄有有四個突擊高射砲團(虛張聲勢的玩意?),與第一、第二高射砲軍同為第三航空管區所指揮,擔負尼德蘭地區到法國東北海岸線的防空任務。第三高砲軍的每個團都由3個中高砲連和2個輕高砲連組成,其中三個連裝備長砲身的FLAK41。整個組織也呈現扁平化,捨去師旅層級,直接由軍部掌握團-營-連,全部3500門各式高砲組成戰鬥序列。



 第三高射砲軍如此龐大的陣容在盟軍強大的空優面前沒有多大作用,盟軍登陸陸後即以強力轟炸將其壓制,而該軍戰果不過可憐兮兮的25架。相較於防空作戰,地面作戰的成果則好得多,大部分的高砲部隊都被當成阻擋盟軍機械化部隊前進的利器,諾曼第戰役初期德軍高砲部隊就擊毀了上百輛盟軍裝甲車輛,而自身卻無多大損失。這種情況直到八月底才隨著戰況加劇而逆轉,第一和第四突擊高砲團向後方發出了「幾乎被完全破壞」的報告,這些損失都來自於「特別激烈的地面戰鬥」及「言語無法形容的酷烈空襲」之雙重打擊,在盟軍節節逼近之下,德軍迫於缺乏轉進的能力,只好大量拋棄裝備。例如說橫渡塞納河撤退時,因為渡河手段的限制只能把士兵送過河,而至少拋棄了1000門的高射砲。這些龐大的損失都對後來的本土防衛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