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1日 星期一

<考據>鄉土史筆記-士林女學校


 先前一直弄不清楚中山女中的濫觴-國語學校第一附屬學校女子分教場,通稱士林女學校的確切位置,遍搜網路只有找到一位關切文林苑的女覺青在部落格上說是在現在的福德路與文林交界處,可是這個位置距離舊士林車站又太過接近了。雖然說當初士林車站選址時曾經考慮到為了方便女學生通勤,所以刻意選在學校地附近,可是以車站和校地的距離大小來看,如果真的是在這個位置,那女學生上課時必定為火車震動所苦。



 那麼這個女學校校舍到底在哪裡呢?另一個網頁提供了答案,說是在公學校的東南方,火車站的西南方,士林新街的東北角。可是這樣的說法又太籠統了,和前述講法幾乎沒有什麼不同,不過作者提供了一道線索,他說根據中山女中的出版品《創立滿三十年記念誌》與<台灣水道圖譜>兩者所附地圖互相比對,而得到前述的結論。



 這兩樣東西我只找到後者,看內文推敲,我個人以為應該是在現在的大東路132號左右的地方,日本人在1897年以每年約一千圓的代價,向陳紅九女士承租她的大厝作為校舍使用。我們可以從這張地圖發現,士林新街最晚建造完成的小北街,完成的時間剛好也是1897年,那一年士林警察署也成立了,而且還早於庄役所(1920年),從警察機關比文官事務所還早運作這點來看,不難看出殖民統治早期十分仰賴警察武力作為基礎的特性,那日本警察權力之大也就不難理解與想像了。而後1899年士林電信郵便出張所完成,1901年士林停車場(火車站)完工,小北街作為士林行政街的屬性也就越發濃厚了。


後記

前些日子去國家圖書館找出《創立滿三十年記念誌》,並且將地圖翻拍下來

 根據<台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創立滿三十年紀念>這本書的說法,北三女的濫觴士林女學校公學校的東南方,火車站的西南方,士林新街的東北角。我拿士林水道圖加以比對,只能大致推測是在大東路192巷周邊地帶,確切的位置還是很難判定。畢竟物換星移,滄海桑田,這棟舊校舍早在1928年時就已經頹圮,不復舊貌了,知道這件事情的人除文史工作者之外,當地已無耆老能夠提供證言,我曾多方打聽亦無下落。

 書中提到舊校舍在學校遷往艋舺後,移交給士林警察分室當作宿舍和倉庫使用,直到租約期滿即不再續約,然後就如前文所說的被時代變遷所淘洗而消失在歷史長河。至於為何會把全台灣第一所小學設置在士林?這本書也約略提到理由,當時日本人原本計畫在設置在大稻埕,但是因為戰亂的影響,大稻埕的仕紳都四散去避難,日本人找不到可以合作的人,於是就改設置在士林。



該書附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