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6日 星期五

<分析>淺談美國發動貨幣戰爭的陰謀模式


中國大陸版友淺談美國發動貨幣戰爭的陰謀模式


談一下目前的經濟態勢
不知道美國以前是怎麽回收美圓的嗎?
如果知道,那麽就瞭解美國一定會把戰爭繼續下去,美國不會離開伊拉克.

由於美國寅吃卯糧消費亂寫借據的痞性,現在美圓泛濫在外,搞得全世界物價暴漲.各國手中的美圓,美國不想兌現,所以美國第一步做的是貶值,第二步做的是把美圓拿回來,第三步做的是拿回來後,把美圓升值,然後美國又進入下一個景氣迴圈.

現在第一步美圓貶值已經在做,但靠這個賴帳,還是小看了美國的能力。

貶值是爲了發動金融風暴做準備,這個可以參見日本80年代升值後的金融危機,東南亞金融風暴,比如泰珠以前2元換一美圓(打個比方),現在美圓貶值一個泰珠可以換一美圓,而以前美國熱錢早就在泰國埋伏好了1000億泰珠,當時是用500億美圓換的,現在美圓貶值,1000億泰珠可以換1000億美圓,那麽這些熱錢一定會去兌換,泰國剛好辛苦賺了1000億美圓外匯儲備結果全給熱錢給兌走了,結果美國用500億美圓代價,把別人手裏的1000億美圓全拿回來了只要敲敲鍵盤,佔用了別人500億美圓的辛苦勞動。

美圓貶值之後,一定是對其他國家進行金融襲擊,這個在一兩年內就可以看得到,現在美國還在濫發美圓,同時竭力讓其他國家留住美圓,不要花出去,反過來衝擊美國;所以美國一定會讓石油大漲(石油以美圓結帳),原材料大漲,這樣才能迫使其他國家保留美圓,所以中東一定要不得安寧,在美國默許之下土耳其也會越境攻打庫德族,所以美國肯定不會離開伊拉克,要繼續在中東製造緊張局勢。

等到美國要回收美圓的時候,如果不是通過製造金融危機,例如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直接入室搶劫,不然就是製造戰爭,迫使該地區美圓回流美國.參見1998年開始的科索沃戰爭,然後美圓重新升值,進入下一個濫寫借據消費全世界的周期.

所以,戰爭對於美國來說,每10年一定要進行一次,不是美國人民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美國金融形勢需不需要的問題.

回過頭來看看中國大陸,由於美國即將進行入室搶劫的階段,所以這個階段一定不能升值、不能開放金融市場,嚴格控制外幣流入流出,同時把手裏的美圓,其實也是綠紙借條,去換其他國家的實物(如各項大宗物資),轉移美圓危機,最近中國工商銀行收購南非第一大銀行,印尼第5大銀行,中信證券參股華爾街四大投行之一的貝爾斯登(9.9%股份),民生銀行參股美國聯合銀行,都是這樣一些道理.

但是中國也不能把手裏的美圓都花光,除了應急外,要知道美圓始終會升值回來,而且其他國家被洗劫得哀鴻遍野的時候,手裏的美圓正好可以大肆收購其他國家的資産,中國大陸做不了掠食者,但是跟在掠食者後面分享還是不成問題的。

關鍵就是要能穩住陣腳,不要讓美國有機可趁,現在世界金融和經濟局勢即將動蕩,如果能不爲人所趁而能趁人之危,那麽幾年後,總體實力的增長會有一個躍升.

就我個人的觀察現在比較危險的國家有以下:印度、東南亞各國、,韓國、臺灣、南美各國,後面才排得到中國.中國不願意升值,不開放門戶老美也沒法打劫,雖然一直壓迫中國升值,但中國不是廣場協定的日本,缺失了國家自主性,比較危險的地區還是中東,那裏一定會把戰爭保持下去,甚至擴大,如果那裏大打出手,比如打了伊朗,全世界的錢又會跑回美國.

大幕即將揭開,美國的次級房貸危機不過是序曲.

<考據>麥克阿瑟的太陽眼鏡之研究


麥克阿瑟的太陽眼鏡之研究

「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嘹亮,全身就光明。」──馬太福音6.22

 自從培里提督(Matthew Calbraith Perry)叩關之後又經過一個世紀到了一九四五年八月卅日,盟軍統帥麥克阿瑟將軍(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從天而降來到日本。飛機的梯子降下來,門一打開麥克阿瑟將軍就出現了。麥帥當年雖已年滿六十六歲,但外貌上看起來還很年輕;身穿卡其軍服,眼卡深黑墨鏡,嘴叼玉米煙斗,神氣活現傲氣十足。他,就是把太
眼鏡傳入日本的偉人。

 有人說:「麥克阿瑟如果去好萊塢發展也會是個大明星」;他的昔日部屬也曾經說過:「在麥克阿瑟身邊的日子讓我瞭解到表演的重要性」。的確,麥帥上下一身行頭從帽子到煙斗,看起來就是與眾不同。「麥帥」二個字也不是叫假的,他是貨真價實的陸軍元帥,只不過不是美國陸軍元帥而是菲律賓陸軍元帥,麥帥頭上的那頂軍帽就是菲律賓陸軍元帥的帽子,這帽子只有他在戴,變成個人的註冊商標。嘴上叼的則是美國密蘇里州的玉米心硬梗所製成的煙斗,是最便宜的煙斗。但麥克阿瑟將軍因行軍方便常抽此種煙斗而成為他的標誌之一,在煙斗史上佔有一席之地。不過最讓世人印象深刻的還是他所戴的那副雷朋太陽眼鏡(Ray-Ban Aviator)。

這副太陽眼鏡幾乎已成某種象徵,筆者服役時的陸戰隊營長,每逢視察外哨戰備也總是配副太陽眼鏡,幾乎學足了麥帥派頭,似乎不這麼做,就不合美式軍事作風。雖然事隔十年之久,但營長的舉止風範,迄今還深留筆者心中。這就是筆者考據這副眼鏡的動機。

西元1830年約翰柏許(John Bausch)在德國出生。他從幼年時期就一直在幫忙大他十幾歲的哥哥,從事眼鏡方面的製造工作。到了十九歲那年懷抱著成為眼鏡商人的夢想,橫渡大洋來到美國這個自由的新天地。但是當時的美國並沒有專門的眼鏡工匠這門行業,不得已之下為了謀生只好轉職當木匠從事木工工作。但即便如此他還是沒有放棄眼鏡這條路,利用當木匠賺來的錢從歐洲購買眼鏡開始買賣眼鏡的事業。但是約翰柏許的眼鏡事業經營得很差,幾乎到了要破產的地步,這就在時候他碰上了一位1828年出生的亨利倫柏(Henry Lomb)。身為家具商人的亨利倫柏是位事業成功的德國移民,他和約翰柏許一見如故意氣相投,也就誓言合作發展眼鏡事業。亨利倫柏以僅有的六十美元投資柏許的眼鏡事業,以此做本錢在1853年開了一家眼鏡行,於是以兩個人的名字命名的「Bausch Lomb(博士倫)」公司誕生了。博士倫公司剛開始時的經營不是很順利,那時候他們想到用路旁撿到的硬質橡膠斷片製造鏡框。當時的鏡框通常是用動物骨骼或是象牙牛角之類的材質製造,即所謂的賽璐璐鏡框。賽璐璐鏡框的缺點就是容易折斷而且價格高昂,博士倫研發的這種新式鏡框比起過去的角質鏡框既輕巧又堅固,品質上擁有高度競爭力。因為把這種新式鏡框推廣出去,終於幫公司打下了深厚基礎。

1874年他們又開始製造顯微鏡,也幫德國的蔡斯公司(Carl Zeiss)製造照相機鏡片而獲得很高的評價,這讓博士倫成為美國數一數二的光學儀器製造商。不久又接受美國軍方委託開發探照燈,藉由這件差事逐漸增加美國官方的工作,慢慢地加強彼此合作關係。一直發展到現在變成世界知名的光學大廠。

雷朋太陽鏡的誕生源於美國一位陸軍飛行中尉的苦惱。這位陸軍飛行中尉就是在1923年因駕駛小型飛機橫越大西洋而大名鼎鼎的林白(John MacCready),具有相當豐富的飛行經驗。他在飛行途中深刻感到強烈日光帶來的困擾,回到基地後,甚至有噁心、嘔吐、頭痛目眩的不良反應,因此聯想到,飛行員確實需要一副能吸收許多光線的太陽鏡。
 
但是當時市面上販售的有色眼鏡並無充足的光學功能,鏡片打磨加工的技術也差,鏡片中也有氣泡存在,戴上去不但沒有幫助甚至有害視力。林白於是委託博士倫公司開發一種飛行員專用的太陽眼鏡,於是,博士倫公司便開始按照林白提出的要求研製太陽眼鏡。符合要求的這種眼鏡研發極為困難,為了達到隔絕百分之九十九的紫外線,百分之九十六的紅外線,耗費了足足六年的時光。

1929年終於研製成功,這種裝配淚滴形綠色鏡片的太陽眼鏡原型設計發表,在第二年正式出售。它不但符合要求,而且也讓美國陸軍航空隊制式採用。這種太陽眼鏡確實讓美軍執行任務時,帶來不少方便,可以說是戰爭的功臣之一。最初,這種新發明的眼鏡用於飛行員的護目鏡;後來發現它真的能吸收最多的日光,發散最少的熱能,視覺方面也能保持良好的清晰能力,試用結果令人非常滿意,並在1937年將這種太陽眼鏡正式命名為「Ray-Ban」正式推上市場,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雷朋」眼鏡。二次大戰中「Ray-Ban」太陽眼鏡因軍事需要應運而生,而經典的「Ray-Ban Aviator」款也因為麥克阿瑟將軍的佩戴,開始廣為人知。當然,透過許多電影明星在片中的佩戴,如《第凡內早餐》中的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福祿雙霸天》的丹艾克洛德 (Dan Aykroyd) 以及《捍衛戰士》中的湯姆克魯斯(Tom Chuise) 、《西部警察》的渡哲也等,更讓「Ray-Ban」成為時尚的代名詞。於是雷朋太陽眼鏡的名聲就宣揚了出去。

雖然麥克阿瑟將軍的帽子、煙斗、眼鏡都不過是公發或廉價的物品,稱不上是精品或具備獨一無二的藝術價值,但在一位擁有藝術眼光和表演天才的人身上卻是搭配的天衣無縫,吾輩凡夫俗子只能讚嘆麥帥不只是個軍人,更是一位匠心獨運的雅士。而麥帥比他的前輩培里提督對日本更具影響力,他君臨日本的時期所做的種種改革,可以說是現代日本的締造者。無怪乎1970年代的日本人做了首歌來紀念他:「騎著單車、戴著太陽眼鏡、吹口哨、迎著風,心情爽快地滑下高坡…..」。

參考資料
──,Ray-Ban AviatorWikipedia
AlexAviators R Us. We wish…Sebdoptics
--,マッカーサー元帥が横田基地にコーンパイプをくわえて降り,朝日新聞社,1945
王志宏,永遠的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咖啡田出版社,2005
全国干部教育培训网,麦克阿瑟:一个我行我素的老兵,全国领导干部学习手册编辑部,2004
煙斗陳,煙斗的藝術欣賞與收藏
余秀,麦克阿瑟:玉米芯煙斗的代表,紳士習慣(菸品)
桃太郎,マッカーサーのサングラス,桃太郎のビジネスコラム
明道,雷朋眼鏡的起源,敗家網,2006
原田芳雄,「原田芳雄"YELLOW"」,株式会社EMIミュージック・ジャパン,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