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德國海軍陸戰隊與強佔膠州灣



強佔膠州灣

 讓我們把眼光從非洲轉到東亞。讀者應該還記得德國尚未統一之前,普魯士海軍早已派遣艦隊到東亞與泰國中國以及日本接觸,尋求建立外交關係與締結貿易協定。等到威廉二世開始著手實現殖民帝國,自然也不能放過中國這個富饒的國度。早在1860年,著名地理學家斐迪南.馮.李希霍芬[1]八次到中國考察,他花費了十多年的光陰,得出應該佔據膠州灣的結論。他認為膠州灣終年不凍,同時港闊水深適合停泊大艦隊,而山東半島煤藏豐富且腹地廣大,可以提供市場與便宜的勞動力與工業原料。這份研究後來對德國決心選擇膠州灣作為據點,同時把山東半島納入勢力範圍起了很大的影響。


1897年11月14日登陸膠州灣的德國海軍陸戰隊

 然而真正促使威廉二世下定決心的還是甲午戰爭。滿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一敗塗地讓人看破手腳,原本國際上還認為如果中國認真打仗,應該還不至於表現得太差勁,例如說洋務運動後的清軍在中法戰爭就打得還不壞,因此給中國取了個「睡獅」的綽號。但沒人料到甲午之戰,中國竟會輸得如此之慘,這下子睡獅成了肥豬,只要有實力的人都想分而食之了。頭一個動手的人是俄羅斯帝國,李鴻章與之簽訂了《中俄密約》,允許俄國租借港口擴大利權,再來就是德意志帝國,他們也想效法俄國人。

 早在1895年3月中旬,也就是北洋水師覆滅後的一個月,德國外交與海軍兩部門即在商議,如果中國繼續失敗,德國將採取行動向中國要求土地。一週後德國參與三國干涉還遼,這個舉動除了討好俄羅斯之外,也有向中國討取報償的意思在。德國人認為進軍中國的時機已經成熟,剩下的只是耐心等待機會,而二年後的山東「巨野教案」給了他們一個很好的藉口。兩名德國傳教士在事件中遭到殺害,儘管滿清地方官員立刻逮捕兇手,並且把事件定調成強盜殺人的刑事案件,但已經準備就緒的德國海軍怎麼可能輕易罷手?

 覬覦膠州灣的不只德國,俄國也一直在垂涎這個不凍港,並趁著中國甲午新敗取得膠州灣1895年至1896年的權利。這是李鴻章在甲午慘敗後,不得不用的外交手段,他希望用以夷制夷的方式勉強維持局面。也就是說德國強佔膠州灣的舉動其實侵害到俄國的權利。「巨野教案」發生在11月1日,威廉二世在7日曾探詢俄國的反應,結果得到「不贊成也不能不贊成」的回覆,但第二天俄國外交部明確發電反對,可是到了10日,威廉二世卻依舊下令在上海的亞洲艦隊進軍膠州灣。這其中的外交折衝我們不得而知,總之德國人的箭終究還是離弦了,然後朝著中國筆直而來。

 三天後,也就是1113日上午,迪特里希中將乘旗艦羚羊號,率威廉號和哥蘭莫蘭號戰艦,出現在膠州灣。從乾隆皇帝設置海關以來,膠州灣一直是重要的貿易口岸,到了1890年代更是一個重要的防衛據點,負責守防本地的清軍為登州鎮總兵章高元,此時大約駐紮三千名士兵。筆者查詢資料時,發現章高元與臺灣還頗有淵源。此人出身淮軍是劉銘傳的部屬,在平定太平軍與捻軍的戰爭中累功至副將,牡丹社事件時帶兵到過台灣,中法戰爭時在劉銘傳麾下作戰,曾在基隆與淡水兩場反登陸戰役擊退法軍,戰後他升任澎湖鎮總兵,而後又接任台灣鎮總兵,在開山撫番這個事業上也有所建樹。事實上,青島的基礎建設也是在他登州鎮總兵的任上完成。甲午戰爭時他曾帶領八個營的兵力增援遼東,戰後也能率兵回到山東沒有被重創或消滅,也就是說他絕對不是一個無能之輩。然而1114日發生的事件卻活像是搞笑電影或是卡通影片裡才會出現的場景,讓人忍俊不住卻也同時笑不出來。

 根據1986年版《青島海港史》和1995年版《山東通史》,清軍在13日下午即已發現德軍艦隊動態,總兵高章元且派人詢問其來意,德軍軍官聲稱「來此遊歷」,高章元竟信以為真,並發出邀請準備設宴款待德軍高層,但遭到婉拒。筆者看到這段紀錄時原本以為這是高章元的緩兵之計,可是當筆者再往下看時,才否定了這種猜測。面對一支來意不明的外國軍隊,清軍的反應居然是毫無戒心!

 按理說當巨野教案發生後,局勢應當十分緊張,過去這種藉口教案進行侵略的例子不是沒有,例如說英法聯軍之役。高章元就算對國際局勢毫無理解,也不該對一支已經侵門踏戶的外國軍隊如此大意。撇開外交層面不談,單單就軍事角度來看,德軍艦隊進入中國領海就必須遵守「無害通過原則」,除非天災或遇難等不可抗力不得停留。很顯然的,「來此遊歷」的說詞已經違反國際慣例。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更讓人傻眼了。14日清晨七點半,總數720名德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在晨霧瀰漫中開始登陸,然後迅速佔據了膠州灣附近的重要據點和戰術要地,整個過程非常順利花費不到五個鐘頭的時間,而且還沒有任何人流血。這五個小時的事態發展中方這邊眾說紛紜,有的說德軍動作俐落,一上岸立刻展開兵力,一部分攻佔制高點把大砲拉上去對準清軍大營,然後分兵包圍其他兵舍與佔據海防砲台;也有的說德軍使用詐術,騙中國人說他們來這裡借地方演習,然後清軍也傻傻得列隊歡迎打算和他們進行一場國際交流,結果立刻被登陸的德軍抓住,營房、砲台、高地也在傾刻間淪陷;還有的說法更離譜,說德軍艦隊出現時,總兵章高元正在打麻將,後來發現德軍沒什麼動靜就不理它,等到麻將打累了張頭向外看才看到滿街都是德國兵,這才知道大事不妙下令迎擊,結果士兵有槍無彈,回頭去彈藥庫取彈藥時,人家德國兵早就把所有的地方都佔領了。

 筆者很難理解章高元為何如此掉以輕心,唯一合理的解釋是這支清軍曾經聘請德國人擔任教習,而德國又不曾侵略過中國,以致於章高元等人下意識裡把德國人當成了朋友。另外就是對國際法太過無知,不知道「無害通過」的概念就算了,竟然連「借地演習」這種說詞都相信,一個主權國家的領土豈可讓其他國家的軍隊隨隨便就進來演習?!中國這時雖然因為甲午慘敗,但列強也還沒開始大手大腳地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國際地位還沒有義和團之亂後那樣大跌價,只要章高元腦筋清楚拿國際慣例說事,憑著三千人的優勢兵力和地形堅持固守,德軍只憑區區幾百人的輕裝陸戰隊根本討不了好。

 德國人的說法呢?根據1912年出版的《德國第三海軍營營史》[2]的說法,德軍一登陸馬上就以主力指向清軍營區附近的高地,他們馬不停蹄急速前進,這條路線必須通過青島村,那裡有衙門和章高原的官邸。德軍就在這時候碰上了操練中的清軍,這些清軍把德軍當成了來訪問的友軍,他們手上雖然有武器但並不拿來打入侵的敵軍,相反得他們還試圖與德軍一起行進,然後就像是要表演那樣,不放過任何在德國人面前進行操練或者演習的機會。因為他們的指揮官章高元一直認為德軍不過是在進行登陸演習,他甚至於很友好得向德軍指揮官打招呼,並透過翻譯表示他很高興有機會可以看到這樣的示範性演習,他和他的部下都能因此學到不少東西。

 章高元的反應讓德軍很高興,這正是他們需要的,因為德軍兵力不多,必須要在很短的時間內佔據戰術要地,這樣才能用最少的代價制住清軍。於是迪特里希派去的使者就這樣和章高元客套得沒完沒了,雙方客套話持續了很長的時間,直到德軍把所有的制高點都佔領了,把火砲都拉上去瞄準清軍營盤,確定只要清軍一有動作就馬上會被轟成碎片時,才開設了信號站並把海軍大將的旗幟插上山頭,然後才對清軍下達最後通牒。迪特里希在給章高元的信上要求清軍必須在三個小時內撤離,清空營房留下所有的火砲與砲彈,除此之外他允許清軍帶走其他所有的東西,但火藥除外。

 章高元至此才大夢初醒,一開始他還以為是翻譯弄錯了,直到他再三確認之後,才知道他所面臨的情勢有多嚴峻。章高元企圖拖延,他告訴迪特里希說必須向北京請示,但迪特里希不理他,只把期限從三個小時延長至四個小時。章高元這時候還在猶豫,隨即受到迪特里希的恐嚇,他提醒章高元所有的清軍都在軍艦重砲的威脅之下,如果他們企圖反抗只有死無葬身之地。不得已,章高元只好帶著所有的兵馬撤退到青島附近的四方村。這時候已經臨近正午時分,德軍戰艦「威廉二世號」鳴炮廿響,一方面慶賀己方的勝利,一方面也向中國人示威。

 章高元隨後發電報向直隸總督王文韶與山東巡撫李秉衡請示下一步行動,李秉衡主張強硬以對,不過清政府高層認為德國蓄謀已久,應當早有準備,而中國才剛剛在甲午打了敗仗,重新建立的軍隊都還沒形成戰力,加上喪失了戰術先機,開打不是對策,於是命令章高元不得開戰。然後把李秉衡升遷四川總督,再把陝西布政使張汝梅調任山東巡撫,並命他趕緊上任嚴懲教案兇手,希望藉由這種方式平息德方的憤怒。可是德國人的目的就是要掠地中國,教案也不過是個藉口,哪裡會管這些呢?迪特里希穩住膠州灣的陣地後,得寸進尺得命令部隊向周邊地區擴張,並揚言要在16日下午進攻,章高元無奈之下只好繼續退往滄口。

 不過根據德方的說法,章高元並沒有和他的部隊一起行動,他反而留在他的衙門裡,因為他擔心清廷會追究他失地的責任。德軍一開始對他頗為禮遇,用被俘獲的將軍待遇對待他,濟派給他護衛也不限制他的行動自由。直到他企圖與上級與軍隊聯繫時才把他移送到砲兵營房看管起來,中方資料說他在19日赴德軍營區談判時被扣留應該就是指此事。章高元後來又被移往「威廉王妃號」,他在這裡鬧出了一齣企圖自殺的鬧劇,不過德國人沒理會他,筆者猜測他可能是想用這種方式保護他的家人不受清廷的追究。章高元在德國軍艦上待到12月3日才被釋放,德國人說這是他自己的意思,因為他怕待得太久,北京朝廷會對他的家人不利。當他保證他會立即離開他的軍隊駐紮的地區後,他得到了自由。在他和德軍告別時,他甚至還和身邊的幾名軍官交換了紀念品。1217日,他奉令率部全部撤離膠澳,退守煙臺。18982月,他遭到免職。不過1900年他又重新被起用,受命為天津鎮總兵,不久轉任重慶鎮總兵,後來他以年老體弱辭去官職,搬到南京去住。1912年,他病逝於上海。

 清廷隨後的外交努力全部徒勞無功,189836日,李鴻章等人主持的政府簽訂了《中德膠澳租借條約》,規定將膠州灣及南北兩岸租給德國,租期九十九年,且擁有採礦權與鋪設鐵路的權力。租期之內,中國不得治理。德國以此為法律依據正式佔據膠州灣,展開了殖民統治。平心而論,巨野教案也不過是生麥事件那樣程度的兇殺案,日本武士在生麥村砍殺了三個英國人,打了一場小敗仗以後,也只是賠償十萬英鎊了事。然而德國卻因巨野教案取得廣達五百五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以及這塊土地上的十萬人口,租借地之外還有寬五十公里的中立地帶圍繞,在這個中立區內,中國政府如果沒有德國的允許不能取採任何措施與命令,而德軍卻能不經許可擁有通行的權利。其他列強看到德國如此輕而易舉就攫取了這麼多好處,紛紛起而效尤要求清政府答應他們的蠻橫要求。例如英國強租威海衛、俄羅斯強租旅順等等,列強在華劃分勢力範圍即由此開始。

 不過就在條約簽訂前,德國海軍陸戰隊即已經為了這塊新領土展開改組。1998年1月,1200名海軍步兵營[3](Marine Infanterie Bataiiion)300名海軍砲兵分遣隊(Matrosen Artillerie Detachment)的官兵乘坐商船Darmstadt號抵達膠州灣,跟著官兵一起搭船來的還有用來滿足他們的青島啤酒。前者是在去年的12月從兩個海兵營抽調兵力,加上從陸軍招募來的志願者組織而成,一共編成了四個連。這批官兵途經大西洋、地中海、蘇伊士運河、、斯里蘭卡、新加坡,然後在香港短暫停留,在這裡他們首次看到中國人的城市,香港的繁華與異國情調讓他們好像置身於童話世界,這更加深了他們對於東方殖民地的嚮往。1月26日他們到達膠州灣並入駐營房,第一連進駐原清軍砲營、第二連進駐東大營、第三連進駐高地軍營、第四連進駐沙灘營房。他們修整了幾天後開始朝四周侵攻,首先是第一連佔領了即墨,接著是第三連佔領了膠州城,隨後又陸續佔領了流亭和女姑口,德國海軍步兵營開始了佔領軍的生涯。

 1890年代末期,由於海軍科技進步,軍艦機械化程度與火炮威力大增,海戰型態大幅改變,接舷戰此時退出了海戰主流,海軍已經沒有必要在軍艦上佈署海兵隊,而紛紛轉勤至地面任務為主,這也是德國海軍會在本土之外,首次駐紮海兵隊的緣故。1898年6月13日,根據德皇敕令,青島的海軍步兵營被正式授予「第三海兵營」(III.See Bataillon)的番號,海軍砲兵分遣隊則改組成「膠州海軍砲兵隊」(Matrosen Artillerie Detachment Kiautschou)。不同於在非洲殖民地設置的殖民地警備部隊,青島殖民地的管理由帝國海軍部負責,德國把青島看做是一個重要的貿易港,而為了保護通商貿易必須在青島建立海軍艦隊基地,也因此青島被置於海軍的直接管轄之下,總督也是海軍軍官轉任,那麼保護這個港口與防衛海軍基地也就是這支海兵部隊的主要任務了。


[1] 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1883-1905)
[2] 青島阿道夫-豪普特出版社出版,朱軼傑翻譯。
[3] 最初的編制有中校營長1名上尉5名、少尉14名、醫官2名、軍需官1名、軍需官副手 
     2名、軍械維修師3名、士官兵1117名。另外有海軍砲兵少尉1名、戰地電報員1名、戰
     地醫院及人事官1名。